以琴为媒,传承千年雅韵
发布时间:2025-08-12 17:54:38 来源:文旅中国
当指尖轻触七弦,悠扬的琴音便如流水般淌出,穿越千年时光,诉说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在江西这片文化沃土上,有一位始终坚守古琴艺术传承与传播的使者 —— 海月。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古琴文化艺术工作委员会委员、省古琴学会会长,省级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她用数十年的光阴,与古琴为伴,让这门古老的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别样光彩。近日,我们有幸专访海月,聆听她与古琴的故事,探寻传统艺术的传承之道。

海月与古琴的缘分,始于对传统文化的深深眷恋。她师承广陵派第十二代传人徐永先生,作为其嫡传弟子,亦是梅氏广陵第三代传承人,自幼爱好传统文化。“初见古琴时,便被它沉静古朴的气质所吸引,那音色仿佛能涤荡心灵,让浮躁的情绪瞬间平静。” 海月回忆道,正是这份初见的悸动,让她下定决心,将一生奉献给琴学研究,并建立了多处琴书房。

(白鹿洞书院“左琴右书•古琴与儒学文化的和谐共鸣”讲座)
在跟随徐永先生学艺的日子里,海月不仅习得精湛的琴技,更领悟到古琴背后所蕴含的文化精髓。“师父常说,古琴是一门乐器,也是一种道器,亦是法器,更是修身之器,古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被誉为“传统文化之重器”。” 这份教诲深深烙印在海月心中,也成为她日后传承古琴艺术的核心理念 —— 既要传承技法,更要传递古琴所承载的文化精神与人文情怀。

(与师父一起教学)
作为江西省古琴学会会长、一脉琴社社长,海月深知,传承古琴艺术,不能仅停留在个人钻研,更要让这门艺术走进大众视野。多年来,她积极在江西各地开展古琴文化艺术传播活动,让赣鄱大地处处回荡着古琴雅韵。

(原江西省副省长朱虹、孙刚为琴会揭牌)

从 “琴映山红” 井冈山大学古琴音乐会到 “汤翁故里 古韵雅音” 太古遗音全球巡演第 50 场古琴名家音乐会; 从龙虎山国际古琴养生学术研讨会到井冈山大学古琴典籍中的家国琴怀讲座,海月始终坚持非遗传承及琴学研究……“每一场音乐会、每一次研讨会及讲座,都是一次古琴文化的播种。” 海月说,她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古琴、喜爱古琴,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与琴界前辈唐中六先生交流)
同时,海月还将古琴艺术带进高校与机关单位。作为井冈山大学、南昌航空大学、南昌理工学院客座教授,以及井冈山大学古琴文献研究所副所长,她在校园里开设课程、举办讲座,让青年学子近距离接触古琴艺术;在井冈山干部学院、江西省委党校开展的 “文化自信·古琴与修身养心” 讲座中,海月以古琴为载体,串联起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新时代精神建设。古琴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其 “正音正心” 的修身内涵,与党性修养、为政之德深度契合。借由解析古琴承载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引导干部学员从千年琴韵中汲取道德滋养,将文化自信融入党性廉政建设,转化为推动工作、服务发展的精神动力,让古老艺术在新时代干部教育与文化传承中,找到赋能价值引领的新落点 。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文化自信•古琴与修身养心”讲座)
海月的古琴艺术之路,从未局限于江西一地。近年来,她带着江西古琴艺术走出赣鄱,在全国性舞台上绽放光彩。主办“汤翁故里 · 古韵雅音”太古遗音——全球巡回百场计划第50场古琴名家音乐会”让更多人听到了来自江西的古琴之音。

(主办“汤翁故里 · 古韵雅音”太古遗音——全球巡回百场计划第50场古琴名家音乐会”,与原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中国非遗保护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雅芳合影)
2023 年,第八届非遗节成都国际古琴艺术节上,海月受邀参加专家音乐会开幕式名家名曲音乐会,并带领江西省古琴学会团队献上精彩演出,将江西古琴艺术的独特韵味展现给全国观众;在首博 “匠心雅集”—— 山水回响・三千年书卷中的琴意系列活动之《千年对话・又见滕王阁雅集》讲座中,她以滕王阁为文化锚点,将古琴艺术与江西历史文化深度交织。当古朴琴音在空间流淌,滕王阁的千年故事随旋律铺陈——从王勃挥毫的盛景,到赣地人文的传承,琴音成了跨越时空的纽带,让听众在“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的意境里,触摸滕王阁的历史肌理,沉浸式感受传统文化的交融之美。北京文联老舍剧场太古遗音古琴音乐会等全国性活动中,也总能看到海月的身影,她用娴熟的琴技与深厚的文化素养,赢得了业界与观众的广泛赞誉。

“古琴不仅是一种乐器,更是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古琴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海月表示,每一次走出江西的演出与交流,都是一次文化自信的展现。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古琴艺术成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一张亮丽名片。

通过音乐会及讲座等方式传承古琴文化,海月还在理论研究领域深耕细作,探索古琴传承与新时代发展的结合点。她的代表论文《古琴传承与新时代多视角的关系》,从多个维度剖析了传统艺术在当代的传承路径,为古琴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江西艺术基金2021年度艺术人才培养项目《赣鄱琴韵—江西古琴艺术表演与研究复合型人才培养》)
同时,海月还担任《全国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古琴专业标准》副主编(该标准受文化和旅游部认可)、《图说中国古琴》系列丛书编委、《中国古琴谱集》编委,用文字记录古琴艺术的历史与现状,为古琴的标准化传承与学术研究贡献力量。“理论研究与实践传播同样重要,只有让古琴艺术有体系、有标准地传承下去,才能走得更远。” 海月说。

“大众普及,小众引领”,海月创立了“一脉琴社琴书房”,以传统的口传手授、言传身教的教学方式,将前人流传下来的文化瑰宝原汁原味地传承下去。习琴数十载,以琴书为侣,海月始终坚守着对古琴文化的热爱与执着。经过多年的引领和弘扬,古琴艺术从阳春白雪的小众文化逐渐发展为很大一部分人都能接触和学习的高雅艺术。她用琴音连接古今,用行动传承文化,让古琴这颗璀璨的明珠在新时代依然熠熠生辉。正如她所说:“古琴文化的传承之路没有终点,我愿做一名永远的传统文化践行者,让千年雅韵永续流传。” 相信在海月等传承者的努力下,古琴艺术必将在中华大地上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责任编辑:admin